瀝青蠟含量測定儀的操作方法
以下是瀝青蠟含量測定儀(以蒸餾法為例)的一般操作方法:
試驗前準備
儀器檢查:檢查瀝青蠟含量測定儀的各個部件是否完好,蒸餾裝置是否密封良好,加熱系統、冷卻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
試樣準備:按標準要求選取有代表性的瀝青試樣,將其加熱至規定溫度(一般為 135℃左右),充分攪拌均勻,然后稱取Y定量(通常為 50g 左右)的試樣,準確至 0.1g,放入潔凈、干燥的蒸餾燒瓶中。
安裝裝置:將裝有試樣的蒸餾燒瓶安裝在蒸餾裝置上,連接好冷凝管、接收器等部件,確保連接緊密,防止蒸餾過程中發生泄漏。同時,將溫度計插入蒸餾燒瓶的合適位置,使其能準確測量蒸餾溫度。
蒸餾過程
開啟冷卻系統:打開冷卻水源,調節冷卻水流速,使冷凝管能夠Y效地冷卻餾出的蒸汽。一般要求冷卻水溫保持在Y定范圍內(如 15 - 25℃),以確保餾出液能夠迅速冷卻成液體。
開啟加熱系統:接通電源,開啟加熱裝置,按照試驗要求的升溫速率緩慢加熱蒸餾燒瓶。通常升溫速率控制在Y定范圍內,例如開始時以較快速度升溫至 150℃,然后再以較慢速度升溫至蒸餾終了溫度(一般為 300℃左右)。在加熱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溫度計的示數,確保溫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控制蒸餾速率:在蒸餾過程中,要根據瀝青的性質和試驗要求,控制蒸餾速率。一般要求餾出液的滴速均勻,保持在每秒 2 - 3 滴左右。如果蒸餾速率過快,可能導致蠟的分離不W全;如果過慢,則會延長試驗時間。
記錄數據:記錄蒸餾開始時間、不同溫度下的餾出液體積以及蒸餾終了時間等相關數據。當蒸餾燒瓶內的試樣餾出達到規定的體積(一般為 250 - 300mL)或蒸餾溫度達到規定的終了溫度時,停止加熱。
蠟的分離與稱量
冷卻餾出液:停止加熱后,讓蒸餾裝置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將接收器中的餾出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無水乙醇 - 乙醚混合液(一般為 1:1 體積比),充分振蕩,使蠟溶解在混合液中。
過濾分離:將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通過預先干燥至恒重的濾紙和過濾漏斗進行過濾,將蠟與其他餾分分離。過濾過程中,可以使用抽濾裝置加快過濾速度,但要注意避免濾紙破損。
洗滌與干燥:用少量的無水乙醇 - 乙醚混合液洗滌濾紙上的蠟,以Q除殘留的雜質。然后將帶有蠟的濾紙放入干燥箱中,在規定的溫度(一般為 105 - 110℃)下干燥至恒重。干燥過程中,要定期取出濾紙進行稱量,直到兩次稱量的差值不超過規定的允許誤差(一般為 0.5mg)。
稱量與計算:用分析天平準確稱量干燥后蠟的質量,準確至 0.1mg。根據稱取的瀝青試樣質量和蠟的質量,計算瀝青的蠟含量,計算公式為:蠟含量(%)=(蠟的質量 ÷ 瀝青試樣質量)×Y00%。
試驗后清理
清洗儀器:試驗結束后,及時清洗蒸餾燒瓶、冷凝管、接收器、分液漏斗等儀器部件,Q除殘留的瀝青和蠟。可以使用合適的溶劑(如三氯乙烯、甲苯等)進行清洗,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整理設備:關閉電源和水源,將儀器設備整理歸位,保持實驗室環境整潔。
不同型號和品牌的瀝青蠟含量測定儀在具體操作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使用時應嚴格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產品鏈接:http://www.0799ly.com/products_23/12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