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0340-2005細集料堅固性試驗
1目的與適用范圍
本方法用以確定砂試樣經飽和硫酸鈉溶液多次浸泡與烘干循環,承受硫酸鈉結晶壓而不發生顯著破壞或強度降低的性能,以評定砂的堅固性能(也稱安定性)。
2儀具與材料
(1)TD101系列烘箱:能控溫在105℃±2_5℃。
(2)TD1001電子天平:稱量200g,感量不大于0.2g。
(3)TDBZS標準篩:孔徑為0.3㎜、0.6㎜、1.18nun、2.36㎜、4.75㎜。
(4)TD314-2型集料堅固性試驗儀
(5)TD340-L70型三腳網籃:內徑及高均為70㎜,由銅絲或鍍鋅鐵絲制成,網孔的孔徑不應大于所盛試樣粒級下限尺寸的一半。
(6)試劑:無水硫酸鈉或10水結晶硫酸鈉(工業用)。
(7)波美比重計。
獲取試驗所需儀器報價咨詢:13161170008(微信同號)
3試驗準備
取一定數量的潔凈水(多少取決于試樣及容器大小),加溫至30℃~50℃,每1000mL潔凈水加入無水硫酸鈉(Na2SO4)300g~350g或10水硫酸鈉(Na2S04·10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溶解并飽和,然后冷卻至20℃~25℃,在此溫度下靜置48h,其相對密度應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為18.9~21.4)范圍內,試驗時容器底部應無結晶存在。
4試驗步驟
4.1將試樣烘干,稱取粒級分別為0.3㎜~0.6㎜、0.6㎜~1.18㎜、1.18㎜~2.36㎜和2.36㎜~4.75㎜的試樣各約100g,mi,分別裝入網籃并浸入盛有硫酸鈉溶液的容器中。溶液體積應不小于試樣總體積的5倍,其溫度應保持在20℃~50℃范圍內。三腳網籃浸入溶液時應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試樣中的氣泡,然后靜置于該容器中。此時網籃底面應距容器底面約30㎜(由網籃腳高控制),網籃之間的間距應不小于30㎜。試樣表面至少應在液面以下30㎜。
4.2浸泡20h后,從溶液中提出網籃,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烤4h,至此完成了第一個試驗循環,待試樣冷卻至20℃~25℃后,即開始第二次循環。
從第二次循環開始,浸泡及烘烤時間均為4h。共循環5次。
4.3最后一次循環完畢后,將試樣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凈硫酸鈉,再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卻至室溫后,用篩孔孔徑為試樣粒級下限的篩,過篩并稱量各粒級試樣試驗后的篩余量m’i。
注:試樣中硫酸鈉是否干凈,可按下法檢驗:
取洗試樣的水數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鋇(BaCl2)溶液,如無白色沉淀,即說明硫酸鈉已被洗凈。
5計算
5.1試樣中各粒級顆粒的分計損失百分率按式(T0340-1)計算。
Qi=(T0340-1)
式中:
Qi——試樣中各粒級顆粒的分計損失百分率(%);
mi——每一粒級試樣試驗前烘干質量(g);
m’i——經硫酸鈉溶液試驗后,每一粒級篩余顆粒的烘干質量(g)。
5.2試樣的堅固性損失總百分率按式(T0340-2)計算,精確至1%。
Q=(T0340-2)
式中:
Q——試樣的堅固性損失(%);
mi——不同粒級的顆粒在原試樣總量中的分計質量(g);
Qi——不同粒級的分計質量損失百分率(%)。